长庆油田“争气蓄能”护万家灯火
记者 杜嘉 特约记者 张肖锋 通讯员 郭杜凯
10月20日以来,长庆油田2万余口气井全部开足马力,天然气日均产量始终保持在1.3亿立方米,为即将到来的冬供做资源准备。
作为我国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基地和天然气管网枢纽中心,长庆油田牢固树立“上一轮保供期结束就是新一轮保供期开始”的理念,抢先抓早、谋定快动,提前5个月启动保供准备工作, 通过详细绘制油田冬季供气“一张图”,级级明确目标、层层靠实责任,全力以赴保障人民群众温暖过冬。
长庆油田把老井稳产作为天然气保供的“压舱石”,通过推行分类优化生产制度,实施差异化管理,强化调峰井提产、加热炉保供、产水井排采、低效井挖潜等措施,激发老井活力。与此同时,长庆油田以全面强化生产组织为主线,统筹推进钻机腾挪、压裂施工、单井管线敷设等工作,加快新井投产进程,开启多专业一体化现场支撑专班模式,持续推动气田产能建设效果上台阶。
此外,长庆油田加速推进储气库群建设,深化大气田与储气库协同建设运行模式,持续提升储气库群应急调峰能力。截至10月21日,长庆油田储气库群今年累计注气近15亿立方米。长庆油田进一步加快冬季保供重点工程、地面工程建设进度,建成投运中国石油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发展试点工程——绥德天然气处理厂。该处理厂年处理量达15亿立方米,可有效缓解冬季供气高峰时期的处理压力,满足绥德及周边县区日益增长的工业和民生用气需求。
青海油田“气力全开”保民生温暖
记者 焦玉娟 通讯员 樊津津
10月下旬以来,我国西部地区气温持续下降,青藏高原气温目前已低至零下10摄氏度。面对寒潮,青海油田加大保供力度,全力以赴为甘青藏地区人民温暖过冬夯实“底气”。
青海油田将天然气冬季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和民生工程,提早编制并下发今冬明春保供方案。10月17日,青海油田召开冬季保供工作推进会,部署“老井稳产、新井提产、措施增产、工程保产、试采回收”5项主要举措,全力以赴向着保供总目标奋进。
针对主力气田开发矛盾加剧、问题井增多的难题,青海油田抓实老井控递减工作,推行气藏网格化管理,从地下、井筒、地面系统等环节保障老井稳产。重点实施“2024年控自然递减8项举措”,即包井到人、强化测试、事前预警、排查发现、及时治理、跟踪优化、运行稳定、降低压损,力争将气田自然递减率控制在19%以内。
与此同时,青海油田坚持多向“开源”,做大增量,加大措施增气量,持续完善“措施库”建设,优化措施结构,精细措施选井;通过优化作业周期、科学排布机组等举措,使措施有效率保持在91.5%以上;抓实“钻井速效、投产进度、新井产量”3项指标,加快2024年剩余井钻井投产进度,高效推进未达产井治理,做优2025年新井论证和实施部署,提升新井产量贡献率。此外,青海油田强化冬季安全生产,优化施工工序,提前储备易损件,积极做好设备设施维护、运行保障等工作,坚决杜绝无计划等停现象发生,全力保障冬供期间生产组织安全高效运行。
来源: 中国石油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