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29日正月初一,天津渤海海面上寒风凛冽,气温降至零下11摄氏度。一艘满载9.2万吨LNG的巨轮——“弗瓦埃娜”号,缓缓驶入天然气分公司天津LNG接收站码头,这是该接收站迎来的蛇年第一艘船,将为千家万户的团圆带来温暖。
10时,接收站港务运行中心主管师苏敬元早早来到岗位上,有条不紊指挥各项工作。他拿起对讲机说道:“上午好!这里是中国石化码头,我已就位,随时待命。”很快,对讲机里传来回应:“新年好,中国石化码头。我已进入航道,预计11时进入你区域。”
话音刚落,码头上接船队伍迅速集结,准备迎接蛇年的首艘LNG运输船。
在5艘功率为5000马力的拖轮协作下,运输船顺利靠泊码头。系缆作业过程中,大家齐心协力,尽管手套被海水打湿,双手冻得通红,但动作仍然十分麻利。他们身上有一种别样的温暖——责任与坚守。
天津LNG接收站是华北地区重要的天然气储备和供应基地,设计年接收能力达1080万吨。此次“弗瓦埃娜”号LNG运输船的到来,将有力保障春节期间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,满足居民采暖和日常用气需求。
14时,卸货前的例行会议上,苏敬元再次叮嘱大家:“今天是蛇年第一天,我们更要严谨细致,确保每个环节都按规程操作。”他说话时,眼神坚定,声音洪亮。
15时,随着“开始接臂”的指令发出,工作人员通过遥控设备,控制卸料臂缓缓伸出,精准对接船上接口。技术团队对连接部位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,动作精确到位,严寒天气没让他们有丝毫松懈。
时间一点点流逝,随着卸货工作进入最后的关键阶段,苏敬元和团队也进入注意力高度集中的“战斗”状态。夜深人静时,寒风如刀割面,他们在卸货管道旁认真巡检,呼出的气体在空气中化作白雾。
经过17小时的艰苦作业,最后1立方米LNG终于顺利送入储罐,接卸任务圆满完成。此次接卸的9.2万吨LNG,气化后可满足600多万户家庭一个月的用气需求。
苏敬元站在码头上,遥望城市的灯光,心中充满温暖和自豪:“虽然我们不能和家人一起过年,但看到这艘船顺利到港、能源供应无忧,我也挺满足的。”
在天津LNG接收站,这份守护千家万户温暖的责任与担当,更属于这里的每名工作人员。每1立方米液化天然气的输送,背后都有他们的奉献。
来源:中国石化报 本报记者 戴领 王卓然 通讯员 王军 盖帅